游客发表
吃過一塊重量級T骨扒,店員聲稱重一磅,送來時卻比我的臉還大,肉汁豐富,質地又有嚼勁,不錯。
如果你也喜歡大自然,對這些動植物繪畫感興趣,抑或是想了解台灣自然史,那麼不妨挑個人比較少的時候,親自前往台博館南門園區一睹它們的風采,或者等到疫情趨緩後,前往參觀,欣賞這紙上的自然風貌吧。這一主題涵蓋了生長、棲息於台灣山川間的鳥獸蟲魚與植物,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它們有些出自外國學者之手,也有些是台灣人一筆一畫繪製而成,為這塊土地上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留下紀錄。
另外,展覽中也展出常見於台灣中低海拔的木本植物-蓪草,它的髓心可以被製作成蓪草紙,用於做畫、製作假花或是中國化的包裝襯墊。科學家獻給自然的妙筆情畫 登上最後一階通往二樓的階梯,在樓梯口迎接客人的是一幅詢問「沒有畫畫,就沒有科學?」的說明畫報,畫報以蓪草的寫實畫為底,用兩段文字說明了「畫畫」由古至今在人類文明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繪畫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之一,從原始人開始,人類在洞窟上製作壁畫,然後慢慢的畫在紙上、書上,將這數萬年間的無數生命串聯起來,越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成為一部宏大的自然史紀錄,也是開啟科學時代的重要鑰匙。文:藍蒼 台博館《夢幻古圖》、《繪自然》特展(上):繪畫中的寶島,進一步認識台灣 在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本館的特展《夢幻古圖-康熙台灣輿圖總動員》,透過《康熙台灣輿圖》,我們認識了十七、十八世紀台灣的山川地景、人文風貌。Photo Credit: 藍蒼提供 四百年前的台灣素顏 看完整個《繪自然-博物畫裡的台灣》特展,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動植物繪畫讓人讚嘆於繪者的觀察力與繪畫技巧,透過這些科學繪圖,我們不僅能夠細細的端詳這些平常不能見到或是無法仔細觀察的生物,也能知道對於台灣而言,這些關於大自然的紀錄如何重要與得來不易。而描繪自然物並非率先進行航海冒險的歐洲國家的專利,古代的東亞國家就已經有不少描繪草藥、生物的圖譜,雖然它們因為缺乏系統、圖像不夠細膩等原因而不被現代學者採用,但仍舊可以算是真正科學繪圖的原型。
不過這個區域因應防疫,目前只會在購票櫃台取得紙張,但互動區域並未提供筆,如果想要試試看科學繪圖的朋友,可以自行準備好筆進行繪製。而生態自然景觀豐富的台灣,也為從世界各地、抑或是本土的博物學家們展現了她的獨特性,每每讓他們大有所獲,進而利用博物畫、科學繪圖的方式留下這些珍貴的圖像紀錄。是的,我想,母親終於從她這樣的身分卸下,不再為女兒操勞了。
在一旁的姐妹說:她終究要成自己的家,終究會學會這些事情。在有些地方,會將逝者的東西全數燒去,連照片也不例外,我想大概是要讓生者不再罣礙。儘管腦袋一片發白,卻依舊內建了不讓一切更糟的反射動作:不想在整理遺物的過程,還得分心洗衣機中濕透的衣服。」比起臥床、長年的照護,母親做了最好的選擇,對她自己、也對妳。
」我看著母親生活的痕跡,知道就此告別與母親一起生活的時光。總是要搬出去的,找一個自己的地方。
說不上那樣的斷捨離方法有沒有用,因為整理遺物的過程,就像是把有感覺的部位悉數割去,不能有太多感受,否則永遠都結束不了。彼時正在流行的斷捨離書籍,告訴大家要把東西揣在懷裡,若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便心懷感激地與之告別、丟掉。——廚房 只要我返家,儘管下班時間再晚,她都要炒一盤菜、或是熱一鍋湯,甚至是買外面的便當重新擺盤。而我想起母親,有一次她在教會中向其他姐妹說著,還要替我做家事、洗衣服,所以不能垮掉,不能生病。
床單已經洗過,登機箱裡放著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黑色的,那陣子在靈堂前,都穿著這樣的衣服。酸鹹感又再度湧了上來。」 在母親留下來的筆記本中,她抄寫著許多食譜,那些菜式我一道都不會。自炊的生活裡,也多是煮些簡單的麵、燙青菜或煎肉排,電視機或電腦螢幕裡發光的影像,比菜餚還要吸引人。
文:江佩津 遺物之書 有被記錄下來的,才算是真正發生過。而我端看著收拾過後、重新安身立命的住處,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想要了,物品以及金錢帶來的是空虛以及遺憾。
我感覺自己其實並不缺少什麼,只要有一張床、一扇窗、一個浴室,然後有網路連線,就能稱之為家。找到母親後、在等待葬儀社的人繼續程序前,仍有最後的理智要將洗衣機裡的衣服撈起、晾乾。
我曾在租屋處的冰箱裡擺上一盒,是母親寄上來的包裹中安放著的梅子,我曾疑惑沒有出國的她,是怎麼擁有這些日本食材的?直到在她住所附近的百貨裡看到異國食品展,心中約莫有了答案:自己一人在百貨中逛著高級或是陌生的食材,想要試試看、想嘗試更多的味道,因而買下,也想著要與我分享吧。比起怦然心動地斷捨離,現在感覺更加深刻的是如何不感到疼痛地捨棄,以及珍惜留下的物件,但不執著,知道這一切終究都會失去,卻也不輕易放棄。最後那一天,我把衣服丟進去,想著要洗乾淨。以為自己可以什麼都不需要了,但在日常裡,仍有些必要的消耗。事實上,南部的陽光從未讓人失望。——衣櫃 悲傷總是來得有點慢,例如,窩在沙發上看合購版時恍然想起,不知道跟母親去京都玩時買的那個牛皮背包上哪去了,清掉遺物時沒印象看見,可能再也無法覓得,那扇門已經緊緊掩起。
看著電腦畫面裡日本偶像吃著鹹鹹的梅子,湧上一股酸鹹感。我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周內找到了新的住處,有著已經簡配好的家具。
朋友們陪著我去逛IKEA,我想著的只有簡單的生活器具,以及早些捨棄的物品如今又要再買回來,似乎有些可笑,因此認為自己不需要買什麼生活雜物。我會邊吃邊笑著說:「妳不是要我減肥?怎麼又給我吃這麼多。
人生最後所擁有的物品,只剩下丟掉、捐掉、留著,這三種選項,而且數量逐漸遞減。洗衣機的聲響停了,我起身,拿出裡頭的衣物脫水,日常的這些舉動都像是在向母親告別,成為兩個獨自的存在。
距離那日的幾個月後,在陽光極好的這一天,將床單、被單、枕頭套一併丟入洗衣機,然後披掛在陽台的椅子上,想來是令人舒心的一件事。有些則是在母親出院後跟她一起攜手處理掉的,可能也是出自於丟棄母親東西的罪惡感,也把自己的書賣掉了上百本,以及許多不合時宜的衣服,全數淘汰掉。堪用的物品,便捐給回收站,鍋碗瓢盆、櫥櫃、民生用品,甚至是未拆封的衣物、不知道為什麼有許多個的電熱水壺,或是那些擁有記憶的物品,小時候曾經見過的衣帽架、跟著母親許久的傳真機、一起出國旅遊買的紀念品,都選擇不再留下。而有朋友叮嚀,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可以以母親之名布施,物品、金錢,都可以。
許多時候,我寄居在外婆家的小房間裡,那曾經是母親帶著新生的我寄居之處,同樣的磁磚、電燈,但如今對外窗已經用報紙封上,隔壁的建築緊緊貼著牆壁,成為一個外頭陽光照不進來的房間。(Scribere necesse est, vivere non est.) ——茱迪思.夏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寂寞島嶼》(Atlas der abgelegenen Inseln) 清運公司傳來空無一物的房屋室內照,我想:啊,就是這樣了
另外,優酪乳和優格中大部分的乳糖已經被乳酸菌分解,所以喝優酪乳或吃優格比較不會拉肚子,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嘗試看看喔。臭寶就屬於天生吃貨,前四個月喝母乳,因母乳量不足,四個月後換配方奶並添加副食品,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每餐都吃得又快又好,餵養起來很有成就感。
特別注意脂肪是2歲以下孩子生長發育重要的營養素,不用限制,所以請選擇全脂的鮮奶或保久乳。作者:陳敬倫 過敏兒怎麼照顧? 新生兒哪些疫苗必須打? 各種乳製品有什麼差別? 選什麼營養補充品孩子才會頭好壯壯? 第一次當爸媽好緊張,總有滿腹疑問, 讓兒科醫師一一幫你解惑,打破常見育兒迷思。
豆漿 有的人習慣早上給孩子喝豆漿,請注意,豆漿不是乳品,豆漿屬於豆魚蛋肉類,是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但缺乏構成人體必需氨基酸的甲硫氨酸,不含乳糖和膽固醇,且大多有加糖,鈣質也不足,喝豆漿的孩子需要額外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在斷奶後,還是可以多多補充各類乳品。因為營養成分非為嬰幼兒所設計,所以一歲以下不能喝鮮奶或保久乳為主食,但食用添加鮮奶或保久乳製做的麵包、蛋糕、布丁等等點心則無妨。全脂鮮奶和保久乳 鮮奶和保久乳差別在滅菌的方式而有保存期限的不同,維生素D皆在製程中流失。
一歲後,把剩下的奶粉喝完,臭寶就「斷奶」跟著大人一起喝全脂鮮奶了,夏天直接喝冰的,冬天微波加熱一下,有時加上各式各樣的穀物、麥片、果乾增添變化,維持每天兩杯乳品的習慣至今。後者常常喝奶時間到了還不會哭、喝奶溫吞、七八分飽就愛喝不喝的。
身兼父親與兒科醫師的臭寶爸, 親手繪製插畫、表格, 將多年以來育兒、看診的經驗無私分享, 以兒科醫師的專業建議, 讓新手爸媽在育兒路上不再孤單。對一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嬰兒或幼兒配方奶(成長奶粉)營養價值相當,並沒有差太多,需要用熱水沖泡和不方便攜帶是其缺點。
其實,每種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均衡飲食遠比單吃特定很營養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品好。對一歲以上的孩子,鮮奶和保久乳的營養價值相當。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